当前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必修课
期次:168期版号:K60作者:练小清江苏盐城东台市中医院发布时间:2024-01-263837次浏览[发表证书]

胸外科手术,作为一种对胸部结构和功能进行干预的治疗手段,其复杂性和风险性都相对较高。在手术前后,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准备和康复措施,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快速恢复。其中,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1.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

呼吸功能锻炼在胸外科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通过系统性的呼吸锻炼,患者能够显著增强肺功能,包括肺活量的提升和肺部通气换气功能的改善。这不仅有助于手术过程中的耐受性,即患者在面对手术时的身体适应能力,还对术后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术前呼吸功能锻炼被视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常常面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风险,而呼吸锻炼通过提升肺部健康状态,能够显著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手术的整体风险。最后,呼吸锻炼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对其心理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锻炼,患者的自信心增强,焦虑感降低,这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呼吸功能锻炼的方

1)控制性呼吸技术—缩唇呼

协助患者取舒适放松体位。用鼻深吸气,之后嘴缩成鱼嘴状缓慢、匀速地呼吸4-6 秒,可将手指置于口唇前,感受气流缓慢匀速地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 12  13 为宜。根据病情和机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时间和频率。每天锻炼 2 次,每次 10-15 分钟。

缩唇呼吸的目的:加强、膈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帮助控制呼吸频率,使更多气体进入肺部,减少呼吸功耗

2)控制性呼吸技术—腹式呼

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协助患者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用鼻慢深吸气,吸气时腹部向外挺出,呼气腹部向内凹陷。每次 10-15 分钟,每日

2 

腹式呼吸的目的: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帮助控制呼吸频率,使更多的气体进入肺部,减少呼吸功耗。

3)使用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训练器包含吸气和呼气训练两大功能,并且有档位可以调节阻力。数字越大代表阻力越大。使用前需连接好装置,垂直摆放,一般将吸气与呼气挡位归零。方法:做吸气训练时用嘴将咬嘴封住,然后进行慢而匀速吸气,吸满后移开咬嘴,做缩唇呼吸。呼气训练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含住咬嘴进行慢而匀速的呼气。两个锻炼都应尽量锻炼到能把 3 个球全吹起视为合格。频率:每天 3 组,

每组 10-15 钟,每分钟 5-6 

4)有效咳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上身略前倾,患者缓慢深吸气,屏 2 后收缩腹肌,用

力连续咳 3 。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

量呼出。连做 2-3 次,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再重新开始咳嗽可做小声连续性咳嗽、发声性咳嗽、爆破性咳嗽,每 3 组,

10-20 

5)吹气

选合适的气球,容量 800-1000 毫升,病人先深吸气后含住气球,尽量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吹气球时,病人用力呼气,提高了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在扩张塌陷的小支气管及肺泡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有效地排出肺内残留气体,从而改善气体交换;根据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的原理,膨胀的气球像呼吸囊一样可以反复地鼓肺,使肺完全复张,有利于术后胸腔残余的液气经引流管排出,对防止液气胸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3.呼吸功能锻炼的实施与注意事

呼吸功能锻炼的实施需要细致且周密地规划,每位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心理状况等因素都应当纳入考量,确保训练方案既安全又有效,这是个体化原则的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训练强度和时间应当循序渐进,从小到大,逐步增加,以免因过度训练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疲劳或伤害。同时,定期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