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 偶尔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 ”
期次:187期版号:A7作者:郑广赋发布时间:2024-06-285392次浏览[发表证书]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许多具有人文精神的医者都曾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它的作者爱德华.利文斯顿.特鲁多医生,是美国20世纪早期一位著名的医学大家,世界结核病治疗的先驱,著名的阿迪朗达克结核病疗养院和美国第一家致力于传染病研究的萨拉纳克实验室的创始人,1910年正值结核病疗养院25周年纪念日时,他被推举为美国内科和外科医生大会主席,成了美国医学界现有最高学术地位的那一个人。

当时,特鲁多原计划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进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由于先他进入海军学院的哥哥患了肺结核,他不得不负责照顾哥哥。3个月后,哥哥死于肺结核,这改变了年仅19岁特鲁多的志向,希望下半辈子致力于消灭结核病而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学习。

1871年特鲁多毕业后不到一年,也不幸被诊断出患上了肺结核,并于1873,在他29岁的时候被判仅剩下6个月的生命。此时结核病已经被确认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疾病,结核患者通常会被驱逐出城市。作为医生的特鲁多也不例外,他于18735月被勒令出城。但是,3年后,特鲁多不仅没有死去,身体反而强壮了很多,于是重新开始执业行医,还得以建立起了永久性萨拉纳克结核病研究实验室,也是美国第一个研究结核病的实验室。

特鲁多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与结核病抗争的心灵彻悟:“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从医生到患者抑或从患者到医生的感同身受、饱含医者仁心的真理说了出来。它揭示了医学的真谛,医学具有不可逾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与偶然性,医生永远也无法包治百病,唯有保持敬畏之心、慈爱之心去面对,力求情暖百家,抚慰百心,安顿百魂,才是医者之责。

正如特鲁多医生曾说的:“医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最需要精神关怀和治疗的人,医疗技术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用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而这种人文关怀其实就是医学人文的真谛。如今,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医者去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悼念特鲁多医生,重温他的生命彻悟与医学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