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黄平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黔东南州关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制度”“务实”“创新”和“情感”为四维,全面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守护最美“夕阳红”。
以“制度”为纲。黄平县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重要性,制定《黄平县“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养老服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规范服务体系。建立由县民政、编办、发改、住建、卫健、财政等1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协调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制定《黄平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黄平县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实施方法及步骤,确保养老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以“务实”为要。黄平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项目谋划上用准力,积极谋划养老项目入库,不断改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近年来,建成5个乡镇中心敬老院、1所县域老年养护楼、1个养老服务中心、5所易扶搬迁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投入资金4100余万元。配备公办、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床位670床。充分利用现有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资源,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
以“创新”为首。黄平县打破传统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创新形成由“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新型服务模式。通过运用各部门信息平台数据,实现精准找人、精准服务。一方面,乡镇组织村干部深入宣传养老政策;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组织工作人员主动出击,精准上门进行面对面宣传,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政策。各养老机构根据院内特色制作宣传视频,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政策的知晓率和信任感,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以“情感”为线。黄平县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情感”为主线,换位思考,树牢各行各业“为民服务”宗旨意识。通过形成领导包保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等措施,确保养老机构的运行管理规范有序。加强与财政、金融、卫健、养老等部门机构的纵横协调,实现老人入住、政策补助及拨付流程的无缝对接。组织养老机构护理员、消防员、财务人员、管理员等参加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教育养老领域教学资源建设,提升养老人才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县中等职业学校每年输送护理专业人才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