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手术治疗疾病时,科学的术后护理服务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病情恢复的关键举措。对于泌尿外科手术也是如此,良好的手术护理操作可以预防术后感染,避免患者发生心理应激反应,加速手术创口恢复,强化手术治疗效果。要结合患者需求、手术类型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支持,而且要重视预防感染以及卫生保持。以下就简单科普一下泌尿外科手术护理的要点。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患者术前可能对疾病、手术等出现焦虑、担忧、恐惧等心理,这些心理状态严重且持续的话可能引发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影响手术治疗。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支持,增加患者对病情与手术的了解,减轻担忧心理;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存在的问题,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进行放松,避免身体紧绷影响麻醉与手术。
术前准备。安排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病情情况以及耐受性,同时通过交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特别是对麻醉及其他所用药物是否存在过敏。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根据手术情况,要求患者配合禁食禁饮,服用相关的药物等,比如术前镇痛药物,以降低手术疼痛刺激。另外指导患者事先练习床上排尿、排便和翻身,以快速适应术后提供的护理支持操作。
2.术后护理
(1)病情监测
术后24h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比如血压、心率、脉搏等,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设置警示标准,提醒医护人员和家属关注。每天至少2次测量体温,关注体温变化,如有发热要了解导致发热的原因,提供退热处理。
(2)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舒适度,降低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对于敏感的患者来说,疼痛感比较剧烈,可能需要镇痛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多模式镇痛处理,从术前麻醉阶段就考虑术后镇痛问题,提供预见性 镇痛,降低术后疼痛感。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分类疼痛管理,比如可以为患者提供自控式镇痛泵,自行控制镇痛程度;鼓励家属与患者说话,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觉;疼痛严重难以忍受的提供镇痛药物服用。
(3)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也需要加强关注,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体质、医嘱以及过敏情况,指导患者家属调整饮食,详细说明术后不同时间的饮食习惯,一般术后需要短暂禁食,适当饮水,胃肠道无不适反应后提供流质饮食,选择粥、汤类,让患者逐渐适应,然后慢慢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食物类型要根据患者喜好、是否过敏、对病情有利等原则进行选择,发挥食疗的作用,加速提升患者抵抗力,促使病情恢复。
(4)留置导管护理
主要是导尿管,要保证固定牢固,避免脱落;翻身或其他活动时避免带动导管出现扭曲、弯折等问题;操作时注意无菌要求,避免感染;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出入量变化,做好详细记录,指导患者控制饮水量;关注导管是否通畅,是否存在分泌物或沉淀物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并发症预防
主要是感染、出血、发热、尿潴留等问题。对于感染的预防,术后提供常规抗感染治疗,定期观察手术伤口和更换敷料,避免接触伤口,保持干燥卫生,注意消毒,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对于出血的预防,术后密切观察泌尿道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提供止血药物和包扎处理;食物上可以选择加速伤口愈合、控制出血的食物。对于发热的处理,提供抗生素治疗,物理降温等,如果是高热状态,提供退热药物治疗。对于尿潴留的处理,采取留置尿管、药物治疗等方法,配合按摩、热敷、诱导排尿法等,也可以进行艾灸,可以改善相关症状。
(6)运动护理
鼓励患者坚持合理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过于劳累等。指导患者进行排尿功能训练等,专门针对膀胱肌、括约肌等肌肉进行锻炼,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改善膀胱肌能力,锻炼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