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潜藏在身边的健康 “杀手”,它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堵塞血管,不仅会引起肢体肿胀、疼痛,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还可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对于因手术、疾病等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更是显著增加。不过别担心,普外科主管护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系列简单有效的床上康复运动,即使足不出 “床”,也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
认识深静脉血栓:为什么卧床者更易中招?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静脉血会从肢体远端回流到心脏。但当人长期卧床时,肢体活动减少,静脉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就像水流变缓容易沉积泥沙一样,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也容易在血管内淤积;同时,卧床还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血管内皮受损后,会激活体内的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另外,一些疾病(如肿瘤、创伤)或手术应激,会使人体处于高凝状态,进一步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几率。所以,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普外科术后患者,更要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床上康复运动:简单动作,大作用
踝泵运动:唤醒下肢血液循环的 “小马达”
踝泵运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最基础、最有效的床上运动之一。患者平卧或坐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放松肌肉。先缓慢勾起脚尖,尽力让脚尖朝向自己,感受小腿后侧肌肉被拉伸,保持 5 - 10 秒;然后再用力绷脚尖,使脚尖尽量向下压,感受小腿前侧肌肉收紧,同样保持 5 - 10 秒。如此一勾一绷为 1 组,每组重复 10 - 15 次,每小时可进行 3 - 4 组。通过踝泵运动,能像 “水泵” 一样,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瘀滞,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直腿抬高运动:增强腿部力量,助力血液流动
患者仰卧在床上,双腿伸直,将一侧下肢缓慢向上抬起,离床面约 20 - 30 厘米,注意膝关节要始终保持伸直状态,停留 5 - 10 秒后缓慢放下,换另一侧下肢重复同样动作。每条腿每次可做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直腿抬高运动不仅能锻炼腿部肌肉力量,还能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挤压下肢血管,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大有裨益。
屈膝屈髋运动:全方位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患者仰卧,双腿屈膝,双脚平放在床上,然后将一侧膝关节尽量向胸部靠近,同时抬起同侧臀部,保持 3 - 5 秒后缓慢放下,恢复初始姿势,换另一侧重复动作。左右各做 10 - 15 次为 1 组,每天进行 3 - 4 组。屈膝屈髋运动可以带动下肢多个关节和肌肉群活动,更全面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足趾屈伸运动:小动作发挥大功效
患者平卧或坐位,放松双脚,先将所有足趾尽量用力弯曲,如同紧握拳头一样,保持 3 - 5 秒;然后再将足趾用力伸展,尽量张开,同样保持 3 - 5 秒。如此一屈一伸为 1 次,每组重复 10 - 15 次,每小时可进行 3 - 4 组。足趾屈伸运动虽然动作简单,但能通过微小的肌肉收缩,改善足部血液循环,进而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流动,降低血栓发生的可能性。
注意事项:安全运动,有效预防
在进行床上康复运动时,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或造成损伤。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患者还可以配合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辅助设备,进一步增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深静脉血栓可防可控,通过坚持床上康复运动,即使长期卧床,也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希望大家重视起来,积极行动,用这些简单易行的运动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