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降临,为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也让新手父母们倍感责任重大。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症状表现,并掌握相应的家庭应对措施,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这不仅能让家长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也能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新生儿黄疸:生理性与病理性的辨别
(一)症状识别
新生儿黄疸是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
黄疸程度较轻,宝宝一般状态良好,吃奶、睡眠正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多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程度较重,进展迅速,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同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发热等症状。
(二)家庭应对
对于生理性黄疸,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可适当增加宝宝的喂养量和喂养次数,促进排便,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多晒太阳(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疸。若怀疑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胆红素检测,根据情况采取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或换血疗法等。
二、新生儿脐炎:预防与护理是关键
(一)症状识别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残端在出生后 1 - 2 周会自然脱落。若脐带残端出现发红、肿胀,有脓性分泌物,甚至伴有异味,宝宝哭闹不安、体温升高等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脐炎。
(二)家庭应对
在脐带未脱落前,家长要做好脐带护理。每次洗澡后,用干净的棉签蘸取 75% 的酒精,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保持脐带干燥清洁。避免尿布覆盖在脐带上,防止尿液污染。一旦发现脐炎症状,应加强局部消毒,增加消毒次数。若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
三、新生儿肺炎:警惕呼吸异常
(一)症状识别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不典型,不像大孩子那样有明显的咳嗽、咳痰。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安静时呼吸频率超过 60 次 / 分钟,呼吸不规则,出现点头呼吸、鼻翼煽动等。还可能伴有口吐白沫、呛奶、拒奶、体温不升或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
(二)家庭应对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疑似肺炎症状,应立即就医。在送医过程中,注意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避免呛奶。平时要注意预防新生儿肺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宝宝接触感冒患者。喂奶时要注意姿势,防止呛奶,喂奶后适当拍嗝。
四、新生儿湿疹:呵护娇嫩肌肤
(一)症状识别
新生儿湿疹多发生在面部、头皮、颈部等部位,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密集的小丘疹、水疱,严重时可渗出、结痂。宝宝会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哭闹,甚至影响睡眠。
(二)家庭应对
家长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洗,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洗浴用品。给宝宝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化纤衣物刺激皮肤。如果湿疹较轻,可涂抹婴儿专用的保湿霜;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新生儿常见疾病虽然让人担忧,但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家庭应对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疾病。当然,如果对宝宝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为宝宝的健康成长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