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上 “脂肪肝” 三个字,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的困扰。不少人为此忧心忡忡,担心这个看似温和的病症会迅速恶化成肝硬化。从 “脂肪肝” 到肝硬化,真的只有一步之遥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阻断疾病进展。
一、脂肪肝:肝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
正常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 5%。当脂肪在肝脏过度堆积,超过肝脏重量的 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 50% 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会被诊断为脂肪肝。它通常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前者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后者则由长期大量饮酒引发。
在早期,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做腹部超声时被发现。部分人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乏力、右上腹不适或隐痛,很容易被忽视。此时的脂肪肝,就像肝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提醒人们该关注肝脏健康、调整生活方式了。
二、脂肪肝到肝硬化:并非必然,但风险不容忽视
从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通常会经历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阶段。脂肪肝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肝脏内堆积的脂肪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进而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炎症持续存在,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纤维化。当肝纤维化不断进展,正常的肝脏组织结构被破坏,假小叶形成,就发展成了肝硬化。
虽然不是所有脂肪肝患者都会发展为肝硬化,但数据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在 10 - 15 年内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约为 15% - 25% ,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若持续酗酒,肝硬化的发生风险更高。尤其是那些同时存在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代谢问题,或长期大量饮酒、滥用药物的人群,更容易加速疾病进展。
三、哪些因素会加速脂肪肝向肝硬化转变?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久坐不动,过度饮酒等,会持续加重肝脏负担,促进脂肪肝恶化。
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如果长期控制不理想,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影响肝脏脂肪代谢,加速肝脏损伤。
忽视治疗:确诊脂肪肝后,不进行任何干预,任由病情发展,无疑会大大增加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
四、如何阻断脂肪肝向肝硬化发展?
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比例;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减轻体重、消耗肝脏脂肪。
戒酒限酒: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戒酒是最关键的治疗措施。即使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应限制饮酒量,避免酒精进一步损伤肝脏。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监测指标,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定期复查:脂肪肝患者应每 3 - 6 个月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项目,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从 “脂肪肝” 到肝硬化,虽然不是必然发生,但也绝不是遥不可及的威胁。只要我们重视脂肪肝的早期干预,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就能有效阻断疾病进展,守护肝脏健康。别等脂肪肝 “酿成大祸” 才追悔莫及,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肝脏撑起一把健康的 “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