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18 15:01:262537次浏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于抗日烽烟中的1941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之一。由我国早期著名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时任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后调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的李宗恩教授所创建。医院创建伊始即云集了杨济时、王季午、杨静波、周裕德、沈克非、朱懋根、杨崇瑞等大批医学精英。其中多数专家来自协和医院,且医院在办院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亦多参照协和医院,形成了诊疗规范、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小协和”。
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医院已成为贵州省综合实力最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贵州省医疗服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医院现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200张,年门急诊量达200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5万余台次,年出院病人10万余人次。有临床学科51个、病区86个、医技科室19个,教研室1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2个,临床医学博士授予点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专业25个(28个方向)、国家级基地13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1个、国家级胸痛中心1个、国家级心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个、院士工作分站3个,也是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干细胞研究机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个、贵州省一流平台建设项目1个、贵州省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22个、省级医疗中心14个、贵州省医学研究机构3个、省级人才培训基地13个、省级创新团队9个。医院获得的省级以上各类资质数量均处于全省前列。
截止2018年2月,医院职工总数43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00余人,高级技术职称900余人,硕士、博士1150余人,硕博导师400余人。有诺贝尔奖客座教授1人、合作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中华医学会终身成就奖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2人,省核心专家5人、省管专家17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5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4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6人、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2人。在中华医学会的学术任职有全国副主委2人、全国常务委员6人、全国委员35人,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学术任职有全国主委1人、全国委员1人,在贵州省51个医学会专科分会中,贵医附院任职的主任委员有38个。医院的人才层次、数量和学历结构均处于全省医疗机构领先水平。2017年医院门急诊量达190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近5万台次,年出院病人近10万人次。
医院还拥有贵州省唯一的伽玛刀治疗中心、介入治疗中心、PET/CT和杂交手术室等。建成了具有1200张床的智能化新外科大楼,整合资源组建了省内最大的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中心、体检中心,进一步夯实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办医条件。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贵州省紧急救援中心设在我院,负责调度全省医疗急救资源,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在“抗凝冻保民生”、汶川地震、地方矿难等突发事件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院领导班子勇于创新,制定了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教学研究型优质医院”的转型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1+X”大手牵小手的集团化改革发展之路,先后创办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附属白云医院、附属乌当医院、贵医安顺医院等4所非营利医院;与遵义市政府合作建设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遵义医院,与贵安新区、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合作建设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安医院,集团化办医进一步拓展。已与50余家县级医院建立了战略医联体,使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中,贵医附院连续四年(2014/2015/2016/2017)入选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是贵州省唯一入选的医疗机构。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西南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贵医附院连续三年(2014/2015/2016)排位全省第1,进入西南排名前五的学科数量也是全省最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医院科技综合实力连续两年(2016年、2017年)排名全省第一,进入全国100强的学科数量也是全省最多。